English

大力弘扬科学道德

1998-06-05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路沙 我有话说

中国工程院最近出台了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(见本报6月1日第一版),以严于律己的姿态向科技界的不正之风发起了挑战,赢得了人们的喝彩。在院士大会期间,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家铮院士,请他谈谈为何要制定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,如何加强科学道德建设。

潘家铮院士首先介绍了制定准则的背景。他说,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21世纪,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性转折时期,我国能不能彻底摆脱贫困落后面貌,一条是要抓紧发展经济,进行物质文明建设;另一条就是要抓紧精神文明建设。在社会处于大转变的过程中,把后边一条抓好,可能更艰巨一些。如果抓不好这一条,人民将迷失方向,社会会蜕化变质,一百多年流血牺牲换来的成果将毁于一旦。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,这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之一。

潘家铮说,另一点,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,整个社会正经受着很大考验,由于受腐朽思想的影响,出现了种种不正之风。科技界总体说来相对较好,但也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,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:

——剽窃他人成果据为己有;在科学研究中,在工程技术中,搞弄虚作假,目的是为提职提薪等自己的私利服务。

——现代许多发明创造、科技成果都是集体劳动的成果,可是一些人千方百计扩大自己在其中的作用,排名要排到最前面,特别是在报奖时,一个成果往往只能报几个人,有少数情况前面排名都是领导、负责人、有名望的人,真正作出贡献的人反而榜上无名。

——在科技成果鉴定、评审、研究生论文答辩中,一些人不实事求是,徇私情,随意拔高,如许多成果一来就被说成是国际先进、国际领先等。

——在学术研究讨论中不民主,一些有地位、名望的人以势压人,以权威自居,听不得不同意见,压制新生力量成长。

——搞一些商业宣传,特别是明知道一些产品质量并不高,并不科学,但为了追求某些报酬而给作宣传推广。由于是专家、教授、科学家,就更容易使人相信。

——本来是从事科技研究的,却相信封建迷信,为伪科学辩解,在背后支持这些活动,压制正当的批评。

潘家铮特别指出,一个人地位越高,名望越大,他的行为如果违背科学道德,其影响就更大、更坏。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,大家对院士非常尊重,因此对院士的要求就应更高。我们正是在分析了目前科技界存在的这些苗头后,制定了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,以引导、推动、搞好院士队伍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,在科学道德方面为工程科技界起模范和表率作用。

纠正科技界的不正之风要靠整个科技界的努力。潘家铮提出,一方面要树立好的榜样,知识分子中,包括我们的院士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,像蒋新松院士等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;另一方面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,如现有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就应该改革,一个成果出来应当交给中立的单位组织验收,而且是背对背的验收。这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